中国历史常识中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—三国,两晋,南北朝
三国,两晋,南北朝,又称魏晋南北朝,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开始,到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,共经历了360多年。
220年曹丕建立魏国,221年刘备建立蜀国,222年孙权建立吴国,形成了魏,蜀,吴三国鼎立的局面。三国的都城分别在今天的洛阳,成都,南京。
263年,魏国灭蜀国,265年魏国大臣司马炎夺取魏的政权称帝,建立晋朝,定都洛阳,历史上称西晋。280年,司马炎灭吴,结束三国分裂局面。西晋的统一局面十分短暂,316年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,中国又陷入分裂割据局面。
317年,晋王室的司马睿称帝,建立了东晋王朝,都城在今天的南京。同时,迁居到黄河流域的几
439年,合并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。后来,北魏孝文帝一个统一,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。北方处于长达130年的分裂割据时期,历史上称为“十六国”时期。进行改革,规定预定学习汉族的制度,语言,服饰,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。后来北魏政权分裂为东魏和西魏,接北齐取代东魏,北周取代西魏。历史上把上述北方五个朝代,总称为北朝。东晋以后,南方在420年至589年的170年里,经历了宋,齐,梁,陈四个朝代,都城都在今天的南京,历史上称为南朝。南朝和北朝并存时期,史称南北朝时期。
三国鼎立时期,政治,经济,外交各具特色,充满生机,涌现出曹操,诸葛亮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,军事家,科学家,文学家,画家,书法家,还有很多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产生积极影响的名著。这些科学,文化成就,至今仍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。
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,欧洲强大的罗马帝国分裂,西罗马帝国灭亡,日耳曼人的王国在西欧建立,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。
中国的分裂再次与族群的交融-三国,二金朝和南北朝
三国,西晋东金朝和南北朝时期也被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。它始于公元220年,当时曹Pi称自己为魏国皇帝,并于589年结束,隋朝消灭了陈国,再次团结了整个国家。
魏国成立后的221年,刘备建立了蜀国,而孙权在222年建立了吴国,形成了三方对抗的局面。这三个王国的首都分别位于今天的洛阳,成都和南京。
263年,魏军消灭了蜀。265年,魏国大臣司马岩(Sima Yan)夺取了魏国宝座,宣布建国,并选择洛阳为首都。这被称为西晋。280年,司马a征服了吴国,结束了三个王国时代,但316年,金朝本身被游牧民族所占领。
317年,司马瑞(Sima Rui)是金朝皇室的后裔,自称东晋皇帝,他的首都是今天的南京。同时,黄河流域的几个少数民族也建立了许多州。130多年来,中国北方处于一个混乱的分裂状态,这个时期被称为“十六个州的时代”。
439年,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团结了北方。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,下令采用华裔机构,语言和服饰。这导致了北部不同种族的极大融合。后来,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,然后北齐取代了东魏,北周取代了西魏。以上五个北朝被称为北朝。东晋沦陷后的170年(公元420年至589年),相继出现了四个王朝,分别是宋,齐,梁和陈,其首都都位于今天的南京。这四个王朝被称为南朝。
在三国时期,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将军,其中最重要的是曹操和诸葛亮。两个金朝和南北朝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战略家,科学家,文学家,画家和书法家。此外,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品,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这些科学和文化成就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。